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格力式”赤诚
“敢于担当的企业,才有资格说使命;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欺诈行为,对企业来说更是关乎生命的荒唐行为。”在格力电器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专题活动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案》给不良企业敲响了警钟,并表示“希望全社会能够监督我们,格力电器9万员工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
活动现场,参会代表共同宣誓将诚信经营、严守法律底线、强化质量意识等,来自格力10个部门的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承诺严格执行《方案》要求,为消费者创造绿色环保、质量可靠的产品。同时,格力还提出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挑刺行动”,鼓励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互进行质量监督和挑战赛。
承诺,不是说说而已。试想,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没有足够的勇气、自信与诚意,这种旗帜鲜明地面向全社会求监督的举措不就意味着给自己“挖坑”吗?那么,格力为何这时再次强调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加压呢?这其中,必然具有一定的问题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推进中国制造实现“三个转变”以及推动中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时期,在提档升级的过程中,“诚信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难看出,格力正在试图以点带面掀起一场由企业辐射到行业的“诚信风暴”,引领整个行业构筑产品质量“防火墙”,推动构建健康的行业生态和市场竞争秩序。
《墨子》有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只要一个人有诚信,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来结识他。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得以存续发展的底线原则,这个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适用。正所谓言“而有信,门庭若市;言而无信,毁于一旦。”诚信早已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既是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也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前提和可靠保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格力电器在诚信经营问题如此较真并将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总之,不管是主动邀请社会各界监督自己、开展自我“挑刺行动”,还是企业高管宣誓并立下责任状,格力此次的举动都极具仪式感、使命感,让人们看到了一家企业对于诚信建设的良苦用心,而在推进中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恰恰需要汇聚更多的“格力式”赤诚之心,造就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底色,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