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海尔智慧楼宇绿色算力引领数据中心低碳时代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支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浪潮。
4月1日,2025数据中心冷却高峰论坛(长三角)上,海尔智慧楼宇带来数据中心全场景多元化低碳解决方案,为行业探出一条高效、可靠、可持续的转型路径。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在 “双碳”战略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数据中心行业正加速向绿色化、集成化、智能化演进。政策端,随着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内多省市出台智算发展规划,推动绿色低碳转型,PUE、WUE等能效指标成为硬性要求;技术端,冷却技术向液冷、风液融合及预制化集成方向升级,服务模式从被动运维转向主动预防;市场端,国内以八大枢纽十大集群为中心高速增长,海外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因5G普及及人口红利成为布局热点。同时,AI与算力需求催生智算/超算中心崛起,高密度、高温供水成为主流,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纵深发展。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张。将于5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的GB/T 19413-2024《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用空气调节机组》推荐性国家标准为行业指明方向。
作为该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海尔智慧楼宇深耕数据中心行业,聚焦差异化场景需求,量身打造专业型场景解决方案,通过多维度能效优化实现全年PUE值稳定控制在1.25以内,满足数据中心节能、稳定、智慧的运行需求,全面助力我国东西部数字化经济协同发展。
五大创新维度探寻“向上”破局之道
针对数据中心能耗高、能效低、运维难等核心问题,海尔智慧楼宇推出全场景智慧低碳解决方案,以无油悬浮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创新节能技术,满足不同规模及环境的数据中心需求,显著提升能效水平与部署灵活性构建全链条低碳生态。
大型通算中心场景采用“一站式高效机房”与“集成式高效机房”双路径方案。前者基于水冷磁悬浮技术,结合间接蒸发冷却塔与分布式输配系统,实现系统节能30%,支持冷却水环路余热回收用于附属建筑供能,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后者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冷源、输配系统与智能控制集成于集装箱,实现占地面积节省 90%、省电20%,施工周期节省90%,适用于快速部署需求。
在智算/超算中心场景,聚焦高温液冷与自然冷源深度利用,推出“一体化冷源”系统,采用磁悬浮压缩机与EC风机智能组合架构,整合全年自由冷预冷与自由冷双模式运行机制,较传统风冷节能30%;分布式自然冷悬浮方案创新应用风液融合一体式冷源设计,实现最高 30℃出水,其紧凑型一体化结构设计节省占地面积65%,配备断电保护机制确保控制器故障时制冷持续运行,其模块化架构与精准控温特性精准匹配高密度算力场景。
以某国家级超算中心为例,项目采用27台1200Rt海尔水冷磁悬浮机组及精密空调系统,总制冷容量达110MW,实测整体PUE<1.2,满足超算安全可靠、快速响应的冷却需求。
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场景,采用悬浮相变多联系统,整合两大冷源:蒸发冷机组与风冷机组,均配备磁气悬浮技术,提升运行效率。多联技术实现冷量灵活分配,动力热管与蒸发冷却技术优化热量传递效率,结合末端风墙与封闭热通道设计,显著降低能耗,实现 PUE 低至 1.15。针对存量改造需求,海尔推出模块化拆分方案,通过可拆卸结构解决运输限制,支持冷机原位替换与节能升级。
马来西亚Y数据中心一期原设计为普通风冷螺杆,PUE大于1.4,海尔智慧楼宇为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风冷磁悬浮主机集成水利模块,谐波率低于5%,确保供配电安全;主机断电后60秒快速启动、180秒满载运行,有效保障数据中心连续性,显著提升能效。
此外,海尔为数据中心提供余热回用的悬浮热回收/热泵系统,实现余热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免费供冷节能100%,磁悬浮相较螺杆热泵节能30% 。同时,依托该系统能够全年免费热源供应45-55℃热水,满足多元化供热需求,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从国家级超算中心到马来西亚Y数据中心,海尔智慧低碳解决方案已渗透至全球金融、政务、通信等关键领域,成为绿色算力生态的重要支撑,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树立能效新标杆。
未来,海尔将继续致力于创新探索,持续迭代优化解决方案,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