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商情logo

消费升级助推产业蝶变,2021年“空气净化”依然大有可为

来源:冷暖商情网2021-05-12

 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以及对健康品质生活的关注,“跌跌不休”的空气净化行业也将在2021年享受到消费升级的红利,但对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而言,除了时代给予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如何围绕用户需求与痛点进行创新,并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空气净化器:拐点已至

 

 由于空气净化器行业入场门槛较低,行业平均利润率较高,早期不少项目仓促上马,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品牌的产品实际性能与宣传性能相距甚远。空气净化器市场曾经历过市场乱、价格乱、技术乱、宣传乱和售后乱等情况。其中,技术不成熟、宣传扩大等问题非常明显,让不少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抱有怀疑和观望态度。

 

 

 为了转型升级,空气净化器行业开始从除霾需求向除甲醛需求转型。不少品牌均推出过高品质的除甲醛空气净化器,但影响效果甚微。诚然,从功能、技术方面着手转型升级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既迎合消费者对除甲醛空气净化器的需求,还能布局产品高端化发展。对于空气净化器细分市场来说,它是一个好赛道,但需要相关企业联合推广才能取得成效,这是一个过程。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空气净化器企业在2021年必将迎来拐点。对依然坚守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企业而言,前期靠雾霾催生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具有不稳定性和不成熟,业界也逐步达成了共识,根据发达国际和地区的经验,只有消费者将空气净化器定位为“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的改善型、升级性家电产品后,在建立正确的用户认知和稳定的市场需求基础上,再加以短期性、刺激的市场需求,行业才能更健康、平稳地向上发展。

 

 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企业需要共同思考、探讨,从产品功能导向出发,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夯实用户需求的基础。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空气净化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日常家电”,切实有用,可以同时达到:有效缓解哮喘、过敏人群的症状、去除室内的PM2.5、去除挥发性有害气体、去除空气中的气溶胶,从而有效降低室内人员交叉感染的几率。特别是在室内关门门窗的情况下,要开启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生活品质,保障家人健康安全。

 

 新风系统:多轮驱动,拥抱蓝海

 

 虽然疫情没有让空气净化器走出第二春,但却让新风系统一再成为热搜的关键词,在以往“新风”这个词很少出现在央视新闻,而今通过疫情以及诸多医院对新风系统的应用,从国家发文到央视报道,新风系统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甚至从国家到地方下发的很多红头文件中,也将新风系统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与空气净化器相比,在净化方式上,新风系统是通过室内外空气循环来进行通风换气加净化,将室内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也会把室外新鲜空气经过净化模块再引入室内,同时持续不断地将室内超标的二氧化碳以及甲醛等TVOC排出室外,让用户在室内能够持久地呼吸到新鲜、干净、富氧的空气。

 

 正是凭借净化、消杀、通风等多样化的功能,新风系统不仅保持工程市场的增速,还开始在零售市场崭露头角。

 

 面对公共场所对新风系统的需求,不少新风厂家也意识到,住宅、办公场所以及诸多公共场合都将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挑战,不仅是通风换气、净化雾霾那么简单,如何构建强大的健康空气场景,已经成为城市多元空间必须直面的问题。基于此,新风系统正逐步成为地产的标配。目前新风系统已经属于二级配套部品,预计未来配套率可达到70%,在精装修、高端住宅、养老社区以及旧房改造中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除了零售与工程渠道,为应对新冠疫情国务院制定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机构加强通风换气,要求限期配置普遍要求配备具备阻隔细菌病毒颗粒的新风系统。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且全空气系统应关闭回风。诸多政策性红利给新风在商业地产及公共渠道的应用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在零售、工程以及政府采购等各类渠道,都可以看到新风系统的身影。深耕渠道、多元化发展,新风系统正在加速拥抱新蓝海。而着政策红利的不断落地,将会有力地促进室内环境新风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促使新风系统成为健康舒适电器市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消费升级助推产业蝶变,2021年“空气净化”依然大有可为-冷暖资讯-冷暖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