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商情logo

“两会”观察:聚焦新基建,中小微企业成关注重点

来源:冷暖商情2020-05-26

 导读


 2020年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多个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如何在疫情之后利用数字化力量帮助中小微企业重新走上正轨也成为了科技大佬们提议的另一个关注重点。

 

 5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作为科技互联网行业的代表人物,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张近东等企业家针对2020年经济形势发表相关提案。

 

 

 其中2018年年底,国家提出的“新基建”概念成为科技大佬们的关注重点。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基建要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必然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的“决胜之机”。

 

 另外,2020年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多个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如何在疫情之后利用数字化力量帮助中小微企业重新走上正轨也成为了科技大佬们提议的另一个关注重点。

 

 CLOTHES MATCH——8位科技界委员、代表聚焦新基建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以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此次新基建的重点发展方向。“新基建”同样成为今年两会建议、提案中的热词,在记者统计的12位来自互联网、科技企业管理层的委员、代表中,有8位聚焦新基建。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提交《关于加快制定产业互联网国家战略 壮大数字经济的建议》,建议称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一个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石、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高级阶段的新时代。应把产业互联网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大潮中来谋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点推进,不断壮大我国的数字经济实力。

 

 对此,马化腾建议,加快推进云计算等新基建,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以“数据中台”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创新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开源协同创新生态,打造产业互联网“朋友圈”,提升科研创新数字化水平,同时加大产业安全投入,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马化腾在建议中还提到,应以产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进程。如在制造业领域,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基础性、行业通用的工业APP,积极探索应用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在零售业领域,鼓励量大面广的实体店探索使用云、小程序、直播等数字化工具,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自主运营,增强触达用户和服务用户的能力,促进无接触经济发展。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应推动新基建和智慧经济建设。杨元庆认为,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其中在供给侧,应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以实现中国制造的“产业跃迁”;在需求侧,应当继续大力促进信息产品消费,拉动内需,以实现国内消费升级。

 

 基于此,杨元庆提出,要从加大新基建力度、加强市场政策引导、加快构建应用生态和加速培育复合型人才四个方面,提升“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能力,从而推动制造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建议。

 

 CLOTHES MATCH——扶持数字技术为中小微企业纾困减负


 疫情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生存问题同样是今年两会中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就拟从灵活用工、金融扶持等角度提出针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在《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中,姚劲波提出: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疫情期间,推行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为此,姚劲波建议一方面政府以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搭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信息,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社保缴纳指导性政策,如社保缴纳部分可由双方用工企业共同缴纳,并约定分摊比例。

 

 针对中小企业融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问题,姚劲波认为,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达成交易,在线上沉淀了海量数据,因此建议在政府指导下,金融机构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深度分析其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生成企业风险报告,计算出可贷款额度,确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贷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认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扶持是必要举措,但关键要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张近东建议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从长远来看,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马化腾同样在建议中呼吁以数字技术、创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如马化腾在建议中指出,短期“人力上云”“共享用工”等新模式,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强化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可疏通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中长期而言,做强云平台,推动传统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化数字化升级,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整体实力。

 

 

 在会议中,还有众多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中小微企业重要提案。比如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带来了5份提案,重点关注了精准扶贫“防返贫”、疫情后中小微企业救困缓压和稳就业以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自媒体运营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提出:实施高速公路不收费、民营企业也要对租户实施减租、在社保和贷款利息方面给企业减负等建议。

 

 疫情袭来,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相信在政府的关注和政策扶持下,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广大中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脱离困境。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激发社会活力,凝聚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底气。


“两会”观察:聚焦新基建,中小微企业成关注重点-冷暖资讯-冷暖商情